電商+海外 助力LED照明“突破”
2015-11-04
LED照明產品價格的不斷下行正持續壓擠著眾多LED企業的生存空間,而通用照明及LED小間距屏幕市場需求的高速增長同時又為LED全產業鏈帶來不一樣的機遇。
智能照明、創新應用紛至沓來,新的營銷模式、渠道開發也給行業帶來了新的方向;另一方面,行業洗牌、強者恒強的格局調整也持續火熱。
電商的日益成熟,也讓不少LED照明企業借助電商渠道,開辟新的戰場。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毫無懸念地又掀起了一波購物熱潮,而早期很多踴躍做電商的照明企業都倒在了前進的路上。電商對實體店的沖擊毋庸置疑,做電商也不再僅僅限于開個網店、做個物流,消費者對線下的體驗更為看重。
2014年11月11日,據阿里官方統計,OPPLE雙十一,雙店銷量已達9443萬,位列照明品牌銷售類第一。今年相比去年明顯更為給力,歐普照明今年雙十一歐普僅用12分33秒就銷量突破一千萬,相比去年26分鐘快了一倍。截至12日凌晨,歐普照明的電商銷售額已超1.2億。
今年的雙十一陽光照明也與其他商家一樣,在天貓上打出了相當力度的折扣。去年陽光照明(600261.SH)在天貓的銷量并不盡如人意,今年在戰略思路有所改變的陽光照明,或有望大跨步地突破去年的銷售額。
陽光照明中國區總經理陳以平認為,實體店不是被電商打敗的,要找到實體店和電商的一個平衡點,這對每家照明企業都很關鍵。
另一方面,微信也成了最佳營銷陣地,越來越多的行業人開始最大限度地利用微信群和朋友圈,做起了兼職的“微商”。不同于天貓、京東賣產品,微信更可以作為公司品牌和理念的傳播基地。而公眾號作為LED照明企業的官方輸出口,也越來越多地發揮起傳播效用。
而暫時還沒找到和電商平臺“甜蜜點”的LED供應鏈企業,實則對LED照明也是十分重要,供應商的不匹配會造成LED照明產品“調性上的小而美”和“品質上的小而丑”。
“因此我們在選擇封裝的時候,會看封裝廠的規模大小。”陳以平告訴高工LED,供應鏈企業要能提供長期配套的產品方案和服務,跟上應用端客戶發展的步伐,“從這方面講,供應鏈需要保持相對的穩定。”
從政策上來說,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網絡強國”戰略和“國家大數據”戰略,也必將給LED行業發展注入一股新的生機。
中國LED通用照明正迅速掃描并進軍全球市場,所到之處都打上了中國“智”造的烙印。
LED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僅就北美市場而言,2015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出口至美國的照明總金額達到10.9億元,同比增長59.6%;出口至加拿大照明總金額達9620.9萬元,同比增長42.9%。而北美的LED滲透率仍不足10%,市場前景相當可期。
躋身全球前十大LED封裝企業的木林森(002745.SZ)的照明業務,今年在以幾何速度迅速在全球范圍開花。木林森LED照明事業部總經理林紀良在莫斯科參加俄羅斯國際照明展時告訴高工LED,今年公司在海外的美洲市場、東南亞市場、印度市場、中東中亞市場、非洲市場做到了落地建設工作。
事實上,木林森今年的發展始終是以"打造半導體照明時代的世界級領先品牌"做為目標。而陽光照明全球市場均衡發展的戰略在今年得以延續,與木林森照明的戰略部署不謀而合。而兩家著眼全球的公司,也都充分認識到利用好當地資源對開展自己業務工作的便利性。
“(我們)實行了區域子公司拆分獨立經營,這樣公司機制更市場化。”陳以平介紹道。海外市場有其復雜性,相對高標準的歐洲、北美市場,相對體制還不完全健全的東南亞、南美市場,每個市場都有不同的做法。
“縱然木林森照明在全球市場戰略目標是一致的,但在每個國家具體的產品組合、價格體系、渠道布建及品牌形塑必須因地制宜。”林紀良表示,比如計劃在印度、墨西哥設廠等。
對進軍海外市場的企業來說,消除外派人員的恐懼、培養自己的海外隊伍、建立行之有效的營銷模式,對公司在海外的發展來說十分重要。
國際巨頭的業務的相繼分拆出售,留給中國LED企業的機會也更多。而在“一帶一路”、亞投行等給中國各行各業注入新的強心劑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提出,勢必給LED照明行業新的商機。